食品饮料净化车间解决方案及报价
根据国家关于食品
饮料的生产许可细则,廊坊食品净化,对于食品
饮料的洁净室的环境进行
控制达到十万级空气净化标准,我公司设计了一套施工改造方案如下:
一、食品
饮料洁净室管理说明:
食品
饮料无菌洁净室至好能与外界隔离,不能穿行或受其他因素干扰。食品饮料无菌洁净室的大小依需要而定,
一般由更衣间、缓冲间、风淋室和操作间组成。
二、建筑平面布置说明:
1、建筑平面设置应该属建筑专业的专业范畴,但由于食品/饮料无菌洁净室要求人、物分流,并要保持各洁净操作间的静压度,因此,该工程中建筑平面要求
具备以下几点:
2、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空气洁净度高的洁净室或洁净区宜靠近空;
气调节机房;
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工序和工作室宜集中布置;
靠近洁净区入口
处宜布置空气洁净度等级较低的工作室;
3、洁净室内要求空气洁净度高的工序应布置在上风侧易产生污染的工艺设备应
布置在靠近回风口位置;
4、大型设备安装和维修的运输路线,并预留设备安装口和检修口;
五、应设置单独的物料入口,
物料传递路线应短,
物料进入洁净区之前必须进
行清洁处理。
5、各净化操作间集中设置独立前室为气闸,气闸室与各操作间同时相通,确保
低洁净区的空气不向高洁净区渗透;
6、实验室的人经过更衣室更衣换鞋→清洗间洗手→缓冲间→风淋室→各操作
室;
7、由食品
饮料无菌洁净室管理的物流由外走廊经过机械连锁自消毒传递窗消毒
后进入缓冲走廊后再经过传递窗进入各操作室。
食品生产净化车间度等级及划分
食品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身和生命安全。
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的因素有生产原料及辅料、生产工艺技术和生产环境等。食品生产环境包括可能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工器具)、人员和空气等,其安全生产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品在不卫生的条件下加工。食品生产用洁净间(区)的污染控制是食品生产环境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控制对象包括尘粒和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无处不在,并常附着在尘埃粒子上,随着尘埃、雾滴及皮屑、毛发等传播。空气中的尘埃粒子越多,有害物质附着在尘埃粒子上的机会越大,传播的机会也增加。同样,病毒也会附着在尘粒上并进行传播。因此,控制空气中尘粒的数量就可以控制附着在其上的微生物。
各种微生物的大小,大部分微生物在于0.3?m。病毒是至小的微生物,大约在0.005?m以上,食品净化车间,其次是立克次氏体。有害物质种类很多,多数在空气中以群体形式存在。常见的有害物质大小为5.5~6.5?m,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0.5?m,过滤效率≥99.9%)基本上可将它们除去。
空气洁净度是指洁净环境中空气含悬浮粒子量多少的程度,食品净化厂房,通常空气中含尘浓度高则空气洁净度低,含尘浓度低则空气洁净度高。按空气中悬浮粒子浓度来划分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等级,就是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至大允许粒子数来确定其空气洁净度等级。国家标准GB50073一2001中规定的洁净间(区)内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
气洁净度等级(N) 大于或等于表中粒径的至大浓度限值/(PC/M3)
0.1?m 0.2?m 0.3?m 0.5?m 1?m 5?m
1 10 2
2 100 24 10 4
3 1000 237 102 35 8
4 10000 2370 1020 352 83
5 100000 23700 10200 3520 832 29
6 1000000 237000 102000 35200 8320 293
7 352000 83200 2930
8 3520000 832000 29300
9 35200000 8320000 293000
注:PC/M3为单位体积空气中悬浮粒子的颗粒数。
与原规范GBJ73一84相比,食品净化车间原理,空气洁净度等级从4个级别增加为9个级别,控制粒子粒径从2个(0.5?m和5?m)增加为6个(0.1?m、0.2?m、0.3?m、0.5?m、1?m、和5?m),关且空气洁净度等级允许采用整数间的中间级别,如1.0、1.1、1.2……8.9、9.0级。